一块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发电——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中国黑龙江佳木斯的最新科技成果!近日,一种名为“碲化镉发电玻璃”的黑科技引发热议,它不仅能让建筑变身“发电站”,更可能彻底改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装上这种玻璃的汽车,无需充电桩,仅靠阳光照射即可实现“永不断电”,甚至还能将多余电能储存或反向输出。这究竟是噱头还是未来趋势?
发电玻璃的核心在于其表面仅4微米厚的碲化镉薄膜(相当于头发丝的百分之一),通过吸收可见光和紫外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这项技术由中国建材集团在佳木斯率先突破,光电转化效率已提升至17%,1.92平方米的玻璃年发电量可达310度。若将10平方米的发电玻璃安装于车顶或车身,理论日发电量可超10度,足够支持车载空调、照明等基础用电,甚至为电池续航“添砖加瓦”。
当前,已有企业尝试将发电玻璃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例如,某实验车型在车顶铺设3平方米发电玻璃,阴天环境下仍可日发电3度,满足车载冰箱、氛围灯等设备供电。尽管受限于车身安装面积和动态角度调整,发电效率较静态建筑有所折损,但技术团队正通过优化薄膜透光率、轻量化设计(如采用柔性玻璃)逐步突破瓶颈。未来,若结合道路铺设发电玻璃的“移动充电”技术,汽车边行驶边充电的场景或将成为现实。
1. 弱光高效:即便阴雨、清晨或黄昏,发电玻璃仍可稳定输出电流,打破传统光伏对强日照的依赖。
2. 环保节能:零碳排放发电,助力“双碳”目标,车身减重设计亦可提升续航。
3. 场景融合:玻璃可定制透光率与色彩,兼顾美学与功能,未来或成为汽车设计的“新皮肤”。
1. 成本与耐久性:初期投资较高,且需验证长期颠簸、温差对玻璃性能的影响。
2. 效率瓶颈:动态车辆的光照角度多变,如何最大化捕获光能仍需技术迭代。
若发电玻璃全面普及,汽车将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座“移动能源站”——白天为家庭供电,夜晚为路灯供能,甚至灾时成为应急电源。佳木斯中建材等企业已布局产能升级,目标将每平方米成本降至千元以内,加速走进寻常百姓家。
大象新闻记者 姜明圆上官正义于2025年5月12日曝光湖南长沙县一处乡村别墅内存在非法代孕活动后,引发广泛关注。该事件涉及地下代孕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并因幕后人员直接联系举报者的“求和”行为进一步引发舆论震动。
视频丨时隔三年 俄乌直接谈判重启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6日获悉,土耳其外交部表示,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的三方会谈已经结束。此外,也有消息人士称谈判只是暂停,并未结束。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热列兹尼亚克表示,伊斯坦布尔谈判毫无成果。
大象新闻记者近日,大象新闻记者和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一处涉嫌非法代孕的自建房蹲守多日,拍摄记录到一白色无牌商务车及其它多辆车将数名女性转送至自建房的过程。
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关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会谈,当天的双方直接谈判持续近2个小时。此次会谈是2022年3月以来,时隔三年,俄乌双方首次直接会谈。当天,首先举行了土美乌三方会谈,然后在土耳其的主持下举行了俄乌直接谈判。
17年了,他们的名字不能忘记!汶川地震发生后,15名空降兵做好三分之一伤亡的准备,从近5000米高空冒死盲跳
#福建8岁男童在山顶失踪 孩子已经失联8天。们用行动传递自己的一份力量,依然不放弃,#搜寻 #石谷解 #福建8岁男童走失最新迸展
正在关注#福建8岁男孩失踪进展,突然跑进一小孩进店耍,一问得知自己找妈妈,赶快叫住他,以为是自己偷跑出来。见到妈妈才得知我错怪小朋友了
已经失联11天了,但是大家从来没有放弃你,你也要坚持住了小孩,从白天找到黑夜,夜里的每一个光亮都是一个希望,加油#救援#石谷解##救援队回应福建8岁男童失踪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6日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蓝天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月15日,是第十六个全国公安机关“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四川公安对外发布10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最高涉案金额达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