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耀集团的汽车玻璃生产车间里,人工智能机械手组群灵动准确地互相配合,高效生产着汽车玻璃产品。
三明,沙县区的茫茫群山中,竹木随风摆动,林下中药材、走地鸡随处可见,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内,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身披“白鹭”标识的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客机直冲云霄。
闽山闽水间,科技创新持续涌现、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对外开放纵深推进,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动能交汇成势。勇立时代潮头,福建正迸发出澎湃的发展动能。
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实体经济领域金融需求,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服务重点产业发展;践行“金融为民”,织密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助力百姓增收致富;坚持“稳健审慎”,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八闽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金融动力。
走进福耀集团福清绿色智慧工厂,偌大的车间里,工人们紧盯操作大屏,在跳动的数据中,操控智能系统驱动机器。在这个高度自动化的“灯塔工厂”,每30秒就能生产一套汽车天窗,在生产效率提升200%的同时,也为技术工人创造了“舒适度”更高的就业岗位。这家从福建走向世界的民营企业,目前在全球汽车玻璃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曾在1994年发生资金链紧张,面临生存难题。当地政府积极协调公司重组,为企业引进外资创造条件,其中,金融机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关键时刻,作为较早与福耀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的银行机构,农业银行福建分行挺身而出,及时为公司投放1亿元贷款,为企业化解资金问题提供支持。
从创业之初的3万元贷款,到“雪中送炭”的1亿元信贷支持,再到现在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农业银行福建分行与福耀集团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双方携手相伴、共同成长。在此过程中,福建分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福耀集团转型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厦门,白鹭栖息之地,别称“鹭岛”。厦门航空的标志也是一只“白鹭”,从初创期的几架飞机,到目前机队规模已超过210架,在厦门航空的发展历程中,农业银行一路相伴,双方业务合作不断取得突破:办理进口代付飞机经营性租金业务、现金管理业务,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承销超短期融资券,提供无追索权银赁通保理融资……农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犹如“推动剂”,助力厦门航空这只“白鹭”越飞越高。
经济与金融,是一盘棋,也是共生体。长期以来,农业银行立足福建实际,聚焦当地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重大项目、民营小微、县域“三农”、绿色低碳等领域,促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建山海资源丰富,特色农业发达。农业银行因农而生,服务“三农”是主责主业,为了让农户及时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全行干部员工积极想办法、出实招。
清晨,明媚的阳光洒在宁德三都澳的海面上,寒垅村海上社区“惠农服务旗舰店”管长、农业银行福建宁德蕉城支行营业部主任刘巧铃拎着贷款资料,轻车熟路地跳上摇晃的渔排,对村民吴永庆说:“老吴,你的贷款批下来了。”
寒垅村有250余户鲍鱼养殖户,养殖面积达3200亩。由于鲍鱼养殖目前还无法实现自动化投喂,需要养殖户人工投放饲料,所以要耗费大量人力在渔排上,平常即便有金融需求也少有时间去银行办业务。
“养殖户出不来,我们就把金融服务‘送上门’。”刘巧铃说。2024年12月,农业银行福建分行与寒垅村合作设立了“惠农服务旗舰店”。店里负责人由店长和管长组成,店长由村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担任,主要推荐贷款户;管长由农业银行服务团队负责人担任,配备智能化服务工具,实施上门流动服务,为当地农户提供贷款受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我一个星期至少会开展两次流动服务。”刘巧铃说。
群众在哪里,金融服务就跟到哪里。如今,农业银行福建分行已设立“惠农服务旗舰店”69家,带动拓展农户贷款超100亿元。
近日,福建三明沙县区村民韩国良用他承包的百亩竹林林权从农业银行申请到了35万元抵押贷款。“手续简单、利率优惠,钱到位后我打算在竹下再种些中药材,再养些走地鸡。”老韩笑着说。2006年,农业银行在福建率先推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随着福建林权改革逐步深入,农业银行持续加强林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全方位满足林农、林企、林商等产业链上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在厦门,农业银行扛牢服务“三农”主责主业,牵头发起成立全省首家“金融支农联盟”,在军营村等偏远乡村设置惠农通服务点,推出“火龙果贷”“胡萝卜贷”特色贷款产品,以金融“活水”助力村民增收致富。2022年,借助数字人民币在厦门试点契机,农业银行创新打造“农业碳汇+数字人民币+乡村振兴”新模式,首批在白交祠村等9个村的茶园落地,为村民增加碳汇收入。
以金融力量守为民之责,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农业银行致力于切实改进金融服务,更好满足八闽大地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从闽东山海到客家土楼,从武夷茶乡到闽南渔村,脚步不停、服务不止,助力产业兴旺、百姓富足。
福建是全国第一批实现高风险金融机构“清零”的省份之一。目前,这一“零”记录已连续保持五年。在福建,农业银行严控金融风险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
农业银行原福建龙岩红坊营业所主任饶才富,发放贷款3300多笔,无一笔不良,被誉为“红土地上的好财神”。2019年起,为表彰在服务“三农”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农业银行专门设立“饶才富奖”。
饶才富精神激励一代代农行人扎根基层、勤勉尽责。在福建龙岩长汀县,首届“饶才富奖”获得者、农业银行福建长汀河田支行客户经理李文慰自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0.69亿元,惠及农户3530多户,存量贷款不良贷款率仅0.56%。他常说:“既要及时发现风险,也要帮助农户化解风险。”
李文慰的老客户、兰秀养鸡场负责人蓝晓红记得,2018年自己在农业银行有10万元贷款,但市场突变,养殖的鸡在镇上变得不好卖了。“当时,李经理跑遍周边所有乡镇,帮我介绍来好几位买主。”蓝晓红说。在李文慰帮助下,兰秀养鸡场渡过了难关,农行贷款本息悉数收回。如今随着养鸡场不断发展,蓝晓红在该行的贷款已逐步增加至110万元。
农业银行始终把守住风险底线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通过建立机制、组建专业团队、应用先进技术,加强贷款核查,做实风险排查。截至今年5月末,福建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19%,低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同期,农业银行在闽不良贷款率远低于该指标。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撑作用。2024年12月,农业银行厦门分行与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共同设立了“信用+金融”创新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创新之处在于共享应用信用数据,通过引入公共信用信息、创新税收指数、个人“白鹭分”等外部数据源,农业银行厦门分行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并降低信贷风险,助力更多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已累计对接小微企业360户,测算预授信额度近2亿元,有效提升了金融可得性。
农业银行通过数字化风控手段,将风险关口前移,实现对信贷业务的动态、实时、穿透式管理。同时,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方位筑牢金融安全之基,助力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健发展。
闽江潮涌,鹭岛云起。农业银行以信贷作笔、以初心为墨,为八闽大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添彩。站在新的起点,农业银行将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滋养山海、润泽民生,与八闽儿女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王玉翔、苏炳秋、张佳斌)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