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块块泛着光泽的兰迪V玻顺利走下质检线,带着“科技的温度”从伊滨区发往全国,用于改变消费者的居住体验。
清晨,一块块泛着光泽的兰迪V玻顺利走下质检线,带着“科技的温度”从伊滨区发往全国,用于改变消费者的居住体验。
清晨,一块块泛着光泽的兰迪V玻顺利走下质检线,带着“科技的温度”从伊滨区发往全国,用于改变消费者的居住体验。
“以前风声大得像火车过隧道,现在静得能听见心跳!”在新疆乌鲁木齐一小区,居民对家中新装的玻璃赞不绝口。它不仅隔音,还节能:夏天可以隔热,冬天可以把热量“锁”在屋里。
“看,这就是它的‘身份证’。”昨日,在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近千张专利证书组成的一面专利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顺着企业负责人手指的方向,“一种钢化真空玻璃”专利证书映入眼帘。
凭借这些专利,兰迪玻璃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第3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企业的拳头产品兰迪V玻,隔热性能是普通中空玻璃的2倍至4倍,达到近零能耗建筑的要求;单片V玻计权隔声量≥39分贝,仅相当于一只蚊子飞过的声音,其隔音效果是普通中空玻璃的1.5倍!
“每张证书都是攻克‘高空顽疾’的军功章,也是科研人员辛苦培育的‘金疙瘩’,更是我们立足行业的底气所在。”企业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兰迪玻璃目前已申请专利1000多项,获授权专利900多项,是同行业中唯一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企业。
在手订单不断、客户高度认可……多年的经营实践让企业意识到,专利不仅代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还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专利是盾,守护着创新者的星辰大海;专利是桥,连接着实验室的灵光与市场的波涛。”该负责人说。
创新成果转化,离不开企业主体的克难攻坚,也离不开来自有关部门的保驾护航。
2023年年底,随着洛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营,我市企业按下创新“加速键”:洛阳发明专利授权由平均22个月缩短至3个月,实用新型授权由6个月缩短至1个月,外观设计授权缩短至10个工作日……授权周期缩短近90%,企业从研发到抢占市场,拥有了更多黄金时间窗口。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聚焦重点风口产业赛道,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大量创新型小微企业,更好地推动风口产业发展壮大。如何壮大?如何创新?如何更好推动?这些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到创新氛围的营造上。
创新永无止境,呵护创新一直在路上。如今,洛阳正加大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市级保护中心到县区服务站,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授权专利4763项。截至6月底,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15804项,同比增长14.55%。创新之火,正以燎原之势点亮产业发展未来。
一面专利墙,不仅浓缩了一家企业的科研成果,也映照了一座城的创新雄心。当无数面这样的墙在河洛大地连点成线,风口产业便能掀起奔涌向前的巨浪。(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岚 通讯员 孙怀真 陈翔 文/图)